当前位置:群英聚首 > 论文著作 > 正文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及其进展
来源:吴其晔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网站 发布日期:2008-12-21

 

 

  

Contents

 

1.绪论

11  凝聚态物理基本概念

12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的提出及研究兴趣

13  学习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的几点建议

131  接受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重新审视、体会原有的知识结构   

132  关注相邻学科的最新成果,结合了解高分子科学研究前沿

133  善于学习、运用凝聚态物理中的计算方法和思维方法

14  高分子科学的学科前沿与展望

 

2.高分子极稀溶液和单链凝聚态

21  高分子极稀溶液的性质

  211  接触浓度和动态接触浓度

  212  孤立分子链的粘弹性理论

22  高分子单链凝聚态和单链高分子试样的制备

  221  高分子单链凝聚态

  222  单链高分子试样的制备

23  大分子单链单晶

231  单链单晶的制备

232  单链单晶的形态

233  影响大分子单链结晶的因素

234  单链单晶的结构表征

24  单链玻璃态颗粒和单链高分子的高弹拉伸行为

  241  单链玻璃态颗粒

  242  单链高分子的高弹拉伸行为

 

3.高分子浓厚体系的分子模型和软物质特征

31  高分子亚浓溶液的性质

  311  从单链凝聚态到多链凝聚态的转变

  312  高分子亚浓溶液的渗透压

  313  亚浓溶液的关联长度

  314  链滴概念的提出

32  高分子浓厚体系的性质

321  亚浓溶液和浓溶液的特征分界浓度

322  关联函数与屏蔽效应

323  分子链聚集状态随溶液浓度的变化,

324  浓厚体系中高分子链的相互覆盖穿越

325  分子链串滴模型(Blob model)和长程缠结的概念

33  缠结高分子的模型化——蠕动模型(Reptation model

331  de Gennes的蠕动模型

332  熔体粘度 与相对分子质量M关系

333  Doi-Edwards管道模型

334  Doi-Edwards理论的初步评价

34  软物质概念和高分子材料的软物质特性

341  软物质概念

342  高分子材料的软物质特性

35  高分子材料的时空多尺度性

351  多尺度性概念

352  研究高分子多尺度性的焦点和挑战性

 

4.相态、相变及聚合物相变中的亚稳定性

41  关于相态的描述

411  对称性及对称操作

412  对称群

413  物质结构函数及其Fourier变换

42  相变的定义

421  不连续相变、连续相转变或临界现象

422  对称破缺及序参量

423  软物质中的相变

424  熵致相变

425  二级相变

43  相变中的亚稳定性

431  亚稳定性与亚稳定态

432  高分子相变中亚稳定态的复杂性

44  高分子结晶中的亚稳定态现象

441  结晶高分子中的整数折叠链(IF)和非整数折叠链(NIF

442  不同晶型结构的亚稳定性

443  晶体尺寸对晶体稳定性的影响

45  高分子液晶的亚稳定性

46  共混聚合物相分离中的亚稳定态现象

461  聚合物共混热力学

462  关于吸热混合过程讨论

463  相图与相分离

464  相分离与玻璃化转变和结晶过程的关系

 

5.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

51  物质状态的微观描述与宏观描述

511  微观描述与宏观描述的方法及物理量

512  微观描述与宏观描述的联系

52  分子间相互作用

521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522  常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53  超分子化学及超分子组装

531  超分子化学概念

532  高分子包含化合物

533  两亲化合物及其有序聚集体

534  超分子液晶高分子

535  超分子组装及超分子器件

536  超分子热力学

54  超分子自组装及自组织

541  自组装及自组织

542  通过氢键形成的自组装

543  由分子识别引导的自组装

544  超分子聚合物化学

55  从凝聚态物质到组织化物质

 

6.高分子液晶态

  61  液晶的分类与凝聚态性质

611  液晶的分类

612  液晶的软物质特征

613  高分子液晶的主要类型和结构特点

  62  高分子液晶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621  高分子液晶的化学结构

622  高分子液晶的织态结构及缺陷

623  高分子液晶的性能特点

624  影响高分子液晶形态与性能的因素

  63  高分子液晶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631  高分子液晶的应用

632  生物性液晶高分子

633  高分子液晶的发展方向

 

7.有机高分子的激发态

71  引言

72  导电聚合物的基本特征

721  电导率

722  掺杂与电导率的关系

723  聚乙炔的本征态

724  派尔斯(Peierls)相变

725  电荷密度波(CDW)与自旋密度波(SDW)

73  导电聚合物的激发态

731  一维固体的元激发——孤子态 (soliton)

732  聚合物的基态和简并态

733  反式聚乙炔中的孤子态

734  导电聚合物的极化子态

735  聚合物的双极化子态

74  聚合物掺杂导电机理

741 “孤子间跃迁”(ISH)机理

742 “掺杂剂振动辅助孤子间的电子跃迁”模型

743  可变范围跳跃机理 (Variable-Range Hopping, VRH)

744  高聚物掺杂导电的双向机制

75  导电聚合物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751  电池的定义及结构

752  电池的发展

753  锂离子电池的概念及特点

754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原理

755  聚合物热解碳阳极材料

76  有机固体的激发态和发光

761  发光现象和定义

762  表征发生现象的几个物理象

763  光的波粒二象性特征

764  半导体中的激发态和复合发光机理

765  有机电致发光

766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767  有机聚合物发光材料

768  聚合物电致发光机理

 

8.非均质结构,逾渗和分形理论及在聚合物科学中的应用

81  凝聚态物质的非均质性

811  共聚合物的非均质性

812  两相高分子共混体系的非均质性

813  高分子填充体系的非均质性

814  非均质性材料的微结构特征

82  逾渗理论,主要物理量和主要逾渗函数

821  典型例子

822  键逾渗,座逾渗,联键百分率,逾渗阈值

823  集团平均大小sav(p),逾渗概率P( )

824  连通率(电导率等)σ( ),平均跨越长度lav

825  逾渗模型应用举例—溶胶-凝胶转变

83  逾渗阈值的邻域——临界区的性质

831  临界指数

832  分形维数和标度律方程

833  Flory-Stockmayer理论

834  凝胶的弹性模量

835  硫化与交联

84  无规密堆积及连续区上的逾渗过程

841  临界键数和临界分数体积

842  无规密堆积结构上的逾渗过程

843  逾渗阈值与量度结构微观联结性的量的关系

844  不规则几何结构的连续区上的逾渗现象

85  逾渗过程的几种推广

851  -键逾渗过程

852  多色逾渗过程和扩程逾渗过程

86  逾渗模型在聚合物改性研究中的应用

861  橡胶增韧塑料中的逾渗现象

862  复合型导电聚合物的逾渗现象

 

主题索引

 

主要物理量符号说明

 

Copyright © 2005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929号

工商备案公示信息

京ICP证050801号

京ICP备12003651号